[1] |
陆钢,陈长怡,黄泽龙,黄泽源. 面向云网融合的智能云原生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J]. 电信科学, 2020, 36(9): 67-74. |
[2] |
马培勇,吴伟,张文强,杨广铭,杨锋. 5G承载网关键技术及发展[J]. 电信科学, 2020, 36(9): 122-130. |
[3] |
王晨曦,古锐,肖亚群,王卫波,王肖飞,刘悦. 基于“IPv6+”的智能IP网络方案[J]. 电信科学, 2020, 36(8): 66-80. |
[4] |
田辉,魏征. “IPv6+”互联网创新体系[J]. 电信科学, 2020, 36(8): 3-10. |
[5] |
李振斌,赵锋. “IPv6+”技术标准体系[J]. 电信科学, 2020, 36(8): 11-21. |
[6] |
秦壮壮,屠礼彪,臧寅,郭文宇. 基于“IPv6+”的5G承载网切片技术与应用[J]. 电信科学, 2020, 36(8): 28-35. |
[7] |
何林,况鹏,王士诚,刘莹,李星,彭书萍. 基于“IPv6+”的应用感知网络(APN6)[J]. 电信科学, 2020, 36(8): 36-42. |
[8] |
吴伟,张文强,杨广铭,马培勇,杨锋. 5G承载网的“SRv6+EVPN”技术研究与规模部署[J]. 电信科学, 2020, 36(8): 43-52. |
[9] |
祖立军,袁航. 金融骨干网的SRv6 Policy研究与应用[J]. 电信科学, 2020, 36(8): 53-65. |
[10] |
史凡. 对云网融合技术创新的相关思考[J]. 电信科学, 2020, 36(7): 63-70. |
[11] |
张鉴,唐洪玉,刘文韬,薄明霞. 面向云网融合的电信网安全防护体系参考架构[J]. 电信科学, 2020, 36(5): 10-15. |
[12] |
陈泳,姚文胜,陈靖翔,梁奂,李静. 基于云原生技术敏捷交付云网融合应用[J]. 电信科学, 2020, 36(12): 96-104. |
[13] |
雷波, 刘增义, 王旭亮, 杨明川, 陈运清. 基于云、网、边融合的边缘计算新方案:算力网络[J]. 电信科学, 2019, 35(9): 44-51. |
[14] |
解冲锋,蒋文洁,马晨昊,严皓,王思斐,李聪,陈运清. 面向视频云综合承载的SRv6的研究与实践[J]. 电信科学, 2019, 35(12): 2-7. |
[15] |
周旭, 李琢, 覃毅芳. 面向5G/B5G的智能云化网络架构[J]. 电信科学, 2019, 35(10): 2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