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5G安全技术与标准
    5G安全技术与标准
    杨志强,粟栗,齐旻鹏,杨波
    2020, 36(12):  1-19.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7
    摘要 ( 933 )   在线阅读 ( 95 )   PDF下载 (1233KB) ( 1295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的过程中,在网络演进和业务需求的促进下,安全设计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安全能力更加丰富。指出5G网络安全的设计理念是在开放的环境下构建安全的网络与服务,基于对3GPP、ITU、GSM中的5G安全标准的综合分析,梳理出网络自身安全保障、垂直行业支撑、安全测评认证3条主线。基于这3条主线,对5G网络中引入的安全新技术、安全新能力、安全新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对5G安全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工作提出建议。

    研究与开发
    基于高阶相似性的属性网络表示学习
    邬少清,董一鸿,王雄,曹燕,辛宇
    2020, 36(12):  20-3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09
    摘要 ( 228 )   在线阅读 ( 27 )   PDF下载 (857KB) ( 47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现有的网络表示学习方法缺少对网络中隐含的深层次信息进行挖掘和利用。对网络中的潜在信息做进一步挖掘,提出了潜在的模式结构相似性,定义了网络结构间的相似度分数,用以衡量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似性,使节点可以跨越不相干的顶点,获取全局结构上的高阶相似性。利用深度学习,融合多个信息源共同参与训练,弥补随机游走带来的不足,使得多个信息源信息之间紧密结合、互相补充,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实验选取Lap、DeepWalk、TADW、SDNE、CANE作为对比方法,将3个真实世界网络作为数据集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节点分类和链路重构的实验。在节点分类中针对不同数据集和训练比例,性能平均提升1.7个百分点;链路重构实验中,仅需一半维度便实现了更好的性能,最后讨论了不同网络深度下模型的性能提升,通过增加模型的深度,节点分类的平均性能增加了1.1个百分点。

    基于随机共振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
    刘顺兰, 肖义德, 包建荣
    2020, 36(12):  33-4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248
    摘要 ( 185 )   在线阅读 ( 22 )   PDF下载 (452KB) ( 26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针对现有频谱感知算法在低信噪比(SNR)环境中性能检测不佳的问题以及传统随机共振(SR)检测弱信号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通过设置最优门限,计算出最优的协作用户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的双门限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并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DCSSR算法通过将位于双门限不确定区域的统计数据经过随机共振系统,进一步提高频谱感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信噪比和虚警概率下,DCSSR算法相较于传统单门限能量协作算法、双门限能量协作算法以及单门限随机共振协作算法,检测性能都得到了提升。在信噪比为-20 dB时,提出的DCSSR算法相较于传统单门限能量检测协作算法,检测概率提高了80%。

    一种新型超低损耗大有效面光纤的技术研究
    韩镝,肖华,钟媛,劳雪刚,韩超
    2020, 36(12):  41-4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2
    摘要 ( 180 )   在线阅读 ( 22 )   PDF下载 (857KB) ( 276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采用双包层的波导结构结合纯二氧化硅芯的技术方案,通过包层氟掺杂的设计与芯/包层之间粘度匹配的优化,实现了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ULA-130型G.654.E光纤的制造,然后利用自行搭建的光纤非线性系数测量系统和自主设计的光纤宏弯损耗松绕设备,结合现有技术对ULA-130光纤的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该光纤在1 550 nm波长的衰减系数为0.159 dB/km,有效面积为133 μm2,非线性系数为1.67×10-10W-1。理论计算与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光纤具有优异的衰减系数和非线性性能,适用于大容量、高速率和长距离光通信骨干网传输系统,相对于常规的 G.652.D 光纤,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光信噪比,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络舆情驱动力模型研究
    曹峰,张真继,关晓兰
    2020, 36(12):  49-5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22
    摘要 ( 426 )   在线阅读 ( 29 )   PDF下载 (910KB) ( 33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实体事件的发展进程。提升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已成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了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及其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了网络舆论生态传播系统的驱动因素,通过因果回路图对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网络舆情驱动力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期提出积极管理网络舆情传播的建议。

    全息通信对未来网络的需求与挑战
    袁晓志,彭莉,张琳峰
    2020, 36(12):  59-64.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07
    摘要 ( 625 )   在线阅读 ( 50 )   PDF下载 (629KB) ( 662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随着5G全球化商用部署进程的加快,以全息通信为代表的各种新兴沉浸式网络应用,对现有网络体系的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重大需求和考验。介绍了全息通信类业务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分析了当前5G网络无法满足全息沉浸式应用快速发展需求的现状。从技术方面分析了全息通信类应用在带宽、时延、算力、同步性、服务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对未来网络的性能需求。总结归纳了全息通信应用场景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对未来网络可能存在的演进路线进行调研和分析,为未来网络的演进发展指明方向。

    基于A3C的无线异构网络自适应视频流传输控制方法
    罗志强,王伟,朱晓荣
    2020, 36(12):  65-76.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08
    摘要 ( 227 )   在线阅读 ( 19 )   PDF下载 (961KB) ( 365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比特率自适应(ABR)算法已经成为视频传输中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5G无线异构网络具有信道带宽波动大、不同网络间差异明显等特点,多终端协同的自适应视频流传输面临着巨大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视频流传输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视频流动态规划模型,对传输码率以及分流策略进行联合优化。由于该优化问题的求解依赖于精确的信道估计,这在信道状态动态变化的网络中很难实现。因此,将动态规划问题改进为强化学习任务,并采用A3C算法,动态决策视频码率和分流策略。最后,根据实测的网络数据进行仿真,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的方法较好地提高了用户QoE。

    专栏:云原生技术
    基于Kubernetes的融合云原生基础设施方案与关键技术
    何震苇,黄丹池,严丽云,林园致,杨新章
    2020, 36(12):  77-8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4
    摘要 ( 759 )   在线阅读 ( 119 )   PDF下载 (876KB) ( 619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随着云原生技术在IT域和CT域的广泛应用,云原生基础设施逐渐成为新一代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分析了主流云原生基础设施技术体系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 Kubernetes 的轻量级融合云原生基础设施及其管理方案,探讨了融合云原生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5GC产品及关键技术
    陈长怡,陆钢,周丽莎,黄泽源,马壮展
    2020, 36(12):  89-95.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8
    摘要 ( 599 )   在线阅读 ( 33 )   PDF下载 (781KB) ( 762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随着 5G 技术的发展,使能千行百业的 5G 专网显露出巨大的市场商机,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 5GC产品是5G行业专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使用云原生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部署的轻量级5GC产品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轻量级 5GC 的敏捷开发、快速部署、资源按需定制以及业务灵活创新。分析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 5GC产品定义、需求、应用情况与产业情况,提出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5GC产品设计方案,包括产品能力、部署模式与商业模式,并剖析关键技术,包括架构轻量化、运营轻量化、多协议接入、高可用容灾技术。

    基于云原生技术敏捷交付云网融合应用
    陈泳,姚文胜,陈靖翔,梁奂,李静
    2020, 36(12):  96-104.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9
    摘要 ( 308 )   在线阅读 ( 29 )   PDF下载 (881KB) ( 63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云网融合是通信运营商近年推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云原生技术是云网融合的基础,促成能力汇聚和业务创新。DevOps流程和工具链作为云原生的核心特征,让云网融合应用可以敏捷迭代和部署,用持续交付的高质量应用实现商业价值。以通信运营商的视角,从敏捷流程转型、敏捷交付关键技术、DevOps平台建设3方面,给出云原生环境下敏捷交付云网融合应用的思路和方案,并用DevOps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论证。

    面向云原生的智能运维架构和关键技术
    薛龙,陆钢,周奇,张会炎,万亭君
    2020, 36(12):  105-11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20
    摘要 ( 570 )   在线阅读 ( 51 )   PDF下载 (1046KB) ( 623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凭借应用简单快捷、部署应用轻松自如、运行应用按需伸缩等优点,云原生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但随着云原生的应用,系统架构愈加复杂,资源规模愈加庞大,迫切需要更加智能化的运维。利用智能运维,可以更好地助力云原生的应用开发,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分析了智能运维的应用场景、关键点、经典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云原生的智能运维架构,详细介绍了核心服务算法平台中趋势预测、数据异常检测和故障定位诊断3个场景主要原理,最后展望智能运维未来。

    开发外包场景下DevOps实施方法及实践
    王保中,姚文胜,梁奂,乔宏明,陈泳
    2020, 36(12):  113-12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21
    摘要 ( 353 )   在线阅读 ( 37 )   PDF下载 (716KB) ( 396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目前,DevOps实施研究主要针对同一公司内部不同团队间协同的场景。首次明确提出了开发外包场景下的DevOps实施问题,总结外包场景下实施DevOps的意义,分析外包场景下开发和运营团队分属甲方、乙方两个不同企业时实施DevOps的难点,提出迭代实施DevOps的方法,说明如何选取合适的优化提升切入点,并给出实际运用此方法的实践验证情况说明。

    专栏:应用及终端安全
    零信任架构在5G云网中应用防护的研究
    何国锋
    2020, 36(12):  123-13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25
    摘要 ( 465 )   在线阅读 ( 40 )   PDF下载 (1300KB) ( 817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通过对5G云网融合时代的安全需求分析,研究零信任的基本原则,包括不依赖位置、不信任流量、动态访问控制等;研究零信任的基本架构,结合5G云网架构,提出了3种可行的应用防护方案,包括客户自建的OTT模式、利用现有VPDN改造模式、公共零信任架构模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客户在5G云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远程访问、安全上云、移动办公等,以及在这些场景中零信任架构可以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如实现应用隐藏、动态控制,确保应用的安全性。

    面向网站应用的SDS自适应安全防御体系
    卢梦瑶,唐洪玉,唐维,张鉴
    2020, 36(12):  133-13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5
    摘要 ( 198 )   在线阅读 ( 25 )   PDF下载 (876KB) ( 297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自适应安全架构依托持续性监测与回溯分析形成了集防御、监测、响应、预测为一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对于高级定向攻击具备智能与弹性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对自适应安全及软件定义安全框架进行研究,结合现有网络安全现状,对网站应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的自适应安全防护平台的初步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SDN物联网部署安全
    谢萍,刘孝颂
    2020, 36(12):  139-146.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23
    摘要 ( 394 )   在线阅读 ( 56 )   PDF下载 (1029KB) ( 254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由于基于SDN的物联网覆盖面更广、连接的设备更多、传输的数据更复杂等原因,还存在很多安全方面的技术挑战。提出了在SDN物联网中加入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层作为安全网关,对进入物联网的数据进行一次性的精确验证,各安全网关作为平等的区块链节点加入区块链系统,结合区块链系统的可追踪和不可篡改性,提高了SDN物联网部署的安全性能和效率。

    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殷铭,李琳
    2020, 36(12):  147-154.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16
    摘要 ( 239 )   在线阅读 ( 29 )   PDF下载 (1002KB) ( 42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针对移动应用各种安全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目前主流的移动应用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在结合软件行业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将多种安全理念和安全技术合理地融入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并基于此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安全功能全面、多系统协同工作的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代码审计系统的误报率成因和优化
    肖芫莹,游耀东,向黎希
    2020, 36(12):  155-16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324
    摘要 ( 244 )   在线阅读 ( 18 )   PDF下载 (837KB) ( 444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目前,代码审计已经成为网络安全建设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基于自动化源代码检测的代码审计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诸多缺点。总结了当前代码审计系统的不足之处,简述了不同静态源代码检测算法的原理,并分析检测报告中出现误报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描述了优化方案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单位: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主  编:陈山枝
编辑部主任:李彩珊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
     顺八条1号院B座“北阳晨光
     大厦”2层
邮政编码:100079
电  话:010-53879277
     010-53879278
     010-53879279
电子邮件:dxkx@ptpress.com.cn
邮发代号:2-397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01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103/TN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