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通信学报》2023年专题征文通知——多/跨模态语义通信

    在第六代移动通信(6G)系统中,用户的智能需求将被进一步挖掘和实现,从服务于人、机、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技术规划与演进布局。现有语法信息压缩和传输理论与方法体系已逼近香农信息论极限,再通过增加信息传输的物理维度、改变资源挖掘利用的方式来提升通信系统容量性能,将难以适应6G通信持续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与通信的交叉融合,文本、音频、视频、触觉等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蓬勃发展,模态语义的共享维度被深度挖掘,多/跨模态语义信息的高度抽象、智能简约等特性被充分利用,这为6G通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为了探索针对不同模态语义通信容量和性能潜力,建立多/跨模态语义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以理论原始创新赋能我国通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次专题旨在收录和发表国内外有关多/跨模态语义通信研究中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基础科学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系统研究等方面成果。该专题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合作、发布最新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6G技术领域的发展。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专题论文征集的有关事项具体如下。

    一、征文范围
    本专题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主题:
    1.语义弹性编译码理论与方法
    2.语义信息表征机理与压缩极限研究
    3.多/跨模态语义知识库构建方法与智能演进机理研究
    4.面向行业场景的多/跨模态语义通信新型服务与应用
    5.端到端语义信息一体化传输机制与资源优化
    6.面向多/跨模态语义信息传输的网络协议设计与优化
    7.多/跨模态语义通信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8.多/跨模态语义通信中内生安全与隐私保护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
    2.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采用word排版,具体格式请参考《通信学报》刊出文章的格式。
    3.论文请通过官方网站(www.infocomm-journal.com/txxb)进行投稿,并注明“多/跨模态语义通信专题”。
    4.在投稿系统中填写论文所有作者的信息,并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有效。

    三、时间安排
    征文截止日期:2022年12月15日
    预计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四、专题顾问
    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邮电大学
    五、责任编委
    周  亮  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许文俊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六、特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陶晓明  教授    清华大学
    石光明  教授    鹏城实验室
    张宏纲  教授    浙江大学
    牛  凯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刘  倩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吴  丹  教授    陆军工程大学
    赵铁松  教授    福州大学
    魏  昕  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夏   010-81055481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8层《通信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78

  • 发布日期: 2022-09-09    浏览: 2775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主  编:张 平
副主编:张延川 马建峰 杨   震
     沈连丰 陶小峰 刘华鲁
编辑部主任:吴娜达 肇丽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
     顺八条1号院B座“北阳晨光
     大厦”2层
邮政编码:100079
电  话:010-53878169、53859522、
     53878236
电子邮件:xuebao@ptpress.com.cn
     txxb@bjxintong.com.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436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102/TN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