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视点聚焦
    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海坤,潘嘉,刘聪
    2018, 34(2):  1-11.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95
    摘要 ( 3508 )   在线阅读 ( 489 )   PDF下载 (1267KB) ( 7785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自动语音识别(ASR)技术的目的是让机器能够“听懂”人类的语音,将人类语音信息转化为可读的文字信息,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也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最近几年,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加上海量大数据的使用和云计算的普及,语音识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多个行业突破了实用化的门槛,越来越多的语音技术产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讯飞语音输入法、叮咚智能音箱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情况、最近几年的关键突破性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研究与开发
    一种交叠分层诱导的PLC自动路由算法设计
    郑建宏,陈鹤云,周鹏光,徐浩
    2018, 34(2):  12-2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3
    摘要 ( 344 )   在线阅读 ( 3 )   PDF下载 (1229KB) ( 657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针对电力线信道中存在幅值波动很大且具有强时变特性脉冲噪声,严重影响电力载波网络通信性能的问题,分析了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经典路由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交叠分层诱导的自动路由算法(OHIA),重点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诱导因子传递过程、路由寻址过程以及基于预测的路由维护策略。通过NS-3仿真平台建立PLC节点模型,分别仿真蚁群算法和交叠分层诱导的PLC 自动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蚁群算法,交叠分层诱导的自动路由算法明显改善了强时变信道环境下第一次通信成功率,并在PLC大规模组网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TD-LTE下行信号对S波段脉冲雷达引信系统的干扰分析
    王鹏飞,郑健
    2018, 34(2):  23-31.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2
    摘要 ( 92 )   在线阅读 ( 0 )   PDF下载 (1096KB) ( 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针对TD-LTE下行信号与脉冲雷达引信信号可能在S波段2 300~2 400 MHz频段内产生干扰的问题,运用计算脉冲雷达引信接收机处信干比的方法,得出在其他因素确定的情况下,TD-LTE下行信号对脉冲雷达引信不产生干扰的隔离距离。并通过链路级仿真的办法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同时还得出当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为隔离距离时,增大基站的发射功率(或者减小引信发射功率)、减小地面有效反射面积,引信同样会受到TD-LTE下行信号干扰的结论。

    Polar码在分集接收系统中的性能
    翟平衡,沈斌松,梁进波
    2018, 34(2):  32-3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14
    摘要 ( 397 )   在线阅读 ( 3 )   PDF下载 (795KB) ( 776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分集接收技术是瑞利衰落信道中抗衰落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为了改善Polar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Polar码的分集接收系统。分析了Polar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构造方式,确定了分集接收系统中Polar码的信息位选择序列,并推导出了Polar码在分集接收系统中误码率的理论上界。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四重分集时,Polar码能获得3 dB的编码增益,相比LDPC码有0.6 dB的性能优势;当采用八重分集时,Polar码能获得5 dB的编码增益,相比LDPC码有1.5 dB的性能优势。分集接收能够显著提升Polar码在瑞利信道中的编码性能。

    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多信道无线网络抗干扰传输
    周恒杰,孙闽红,钟华,刘玮
    2018, 34(2):  39-45.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4
    摘要 ( 405 )   在线阅读 ( 3 )   PDF下载 (804KB) ( 692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智能干扰机可以分析用户传输的历史,并控制自己的行为,给无线网络带来了新的威胁。针对多信道无线网络中用户与智能干扰机的对抗问题,假定用户与智能干扰机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双方以功率控制为策略,将双方的对抗关系建模为不完全信息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各自的效益函数,并在效益函数中考虑了干扰机的观测误差。然后,对该博弈模型的Stackelberg均衡点进行了求解,并证明了其存在性及唯一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此多信道不完全信息Stackelberg博弈抗干扰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变调语音检测算法
    徐宏伟,严迪群,阳帆,王让定,金超,向立
    2018, 34(2):  46-57.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41
    摘要 ( 386 )   在线阅读 ( 6 )   PDF下载 (1457KB) ( 823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提出了一种基于梅尔倒谱系数统计特征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子变调语音检测算法。首先提取待测语音的梅尔倒谱系数及其差分系数,并将上述系数的统计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构造,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从卷积核尺寸、卷积核个数以及池化层尺寸等方面,对24种不同网络结构进行了测试评估,最终确定了可有效用于变调检测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电子变调的痕迹,并可准确估计出电子变调语音经过的具体伪造操作,为电子变调语音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基于GFFT的LFSR序列生成多项式估计方法
    沈利华
    2018, 34(2):  58-64.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25
    摘要 ( 324 )   在线阅读 ( 3 )   PDF下载 (893KB) ( 933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针对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序列生成多项式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FSR序列有限域傅里叶变换(GFFT)的估计方法。首先证明了LFSR序列GFFT的非零点与LFSR序列生成多项式的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利用该性质实现 LFSR 序列生成多项式的快速估计,并给出了算法在误码环境下的改进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已有算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基于分布式色调识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k连通性路径检测
    曹世华,胡克用,王李冬,王琦晖
    2018, 34(2):  65-73.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17
    摘要 ( 283 )   在线阅读 ( 0 )   PDF下载 (896KB) ( 504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k 连通性路径检测算法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色调识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k 连通性路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图模型给出了所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模型结构,并对于构建的模型给出了理论定义;其次,针对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利用色调分布式识别算法,计算每个节点到sink节点的不相交路径,并找到其最小值,从而实现边界之间k值的精确检测;最后,通过实验仿真,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正弦调频连续波信号参数估计新方法
    聂小鹏,沈祖成,王晓峰,王春雨
    2018, 34(2):  74-8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89
    摘要 ( 441 )   在线阅读 ( 9 )   PDF下载 (1598KB) ( 486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针对电子侦察截获的正弦调频连续波信号,提出一种调制参数估计的新方法。首先基于信号调制函数的周期性,采用自相关函数完成调制频率估计,然后基于重排谱图提取调频曲线,对调频曲线进行修正,进而实现载频、调制指数和初始调制相位的估计。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无需先验知识,且信噪比为-5 dB时,各调制参数均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均方误差均能低于-25 dB。

    改进的混沌Hopfield神经网络盲检测算法
    于大为,陈少威,于舒娟
    2018, 34(2):  81-87.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16
    摘要 ( 317 )   在线阅读 ( 5 )   PDF下载 (887KB) ( 487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以提高Hopfield神经网络盲检测算法激活函数的灵活性为目标,提出一种在原点附近非线性逼近能力更优的激活函数。针对算法存在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利用混沌映射优良的遍历性和类随机性,在算法起始点利用混沌产生初始序列,在当前全局最优值不变时进行小幅度混沌扰动,以减少算法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激活函数和混沌映射相结合的改进算法,能够提高神经元输入值敏感区域抗干扰能力,加快收敛速度,提高盲检测性能。

    综述
    全景媒体的系统架构研究综述
    罗莹,宋利,解蓉,罗传飞
    2018, 34(2):  88-9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7
    摘要 ( 1083 )   在线阅读 ( 41 )   PDF下载 (1228KB) ( 1431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景媒体系统的标准制定与完善逐渐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虚拟现实系统,研究全景媒体的系统架构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回顾了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全景多媒体的应用框架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针对国际标准组织MPEG OMAF架构以及Facebook和Google的全景媒体应用架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几种系统架构的对比分析,对全景媒体应用的发展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专栏:智能终端安全
    智能终端虚拟化及安全隔离技术
    黄勇军,金华敏,刘国荣,刘东鑫,汪来富,沈军
    2018, 34(2):  99-109.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99
    摘要 ( 502 )   在线阅读 ( 18 )   PDF下载 (1592KB) ( 2286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随着智能终端能力及安全需求的提升,在服务器和桌面机上发展起来的虚拟化技术,也逐渐在智能终端上发展和应用。对智能终端虚拟化及安全隔离技术的应用场景、各类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各种技术以及与服务器虚拟化及其安全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

    云端协同的智能终端数据加密技术
    刘国荣,刘东鑫,汪来富,沈军,金华敏
    2018, 34(2):  110-114.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101
    摘要 ( 500 )   在线阅读 ( 10 )   PDF下载 (894KB) ( 80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不断提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得智能终端已逐步成为最重要的个人信息助理,终端的数据安全也成为用户的关注焦点。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是保障安全的基础,但当前主要的终端或云端加密存储方案都存在技术成本高等一系列弊端。因此,提出了云端协同运算的数据加密技术方案,将数据加密运算过程、密钥信息分别在云端、终端运算和存储,提升了密钥及数据文件的安全性。

    面向智能终端的移动办公系统
    吕伯轩,刘景文,许玮,王单,聂雯莹,何明
    2018, 34(2):  115-121.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100
    摘要 ( 468 )   在线阅读 ( 6 )   PDF下载 (1533KB) ( 610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移动智能终端是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将移动智能终端与办公平台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移动办公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时空受限的办公模式的不足。为提高管理和办公效率、保障数据安全,分析了移动办公业务的安全需求,设计了一种安全可控的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办公系统,着重介绍了系统结构、安全功能模块以及业务流程,实现了移动办公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为移动设备提供统一管理,能够实现基于许可授权和使用控制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云端结合的Android智能终端应用审计技术
    黄勇军,刘东鑫,金华敏,刘国荣,汪来富,沈军
    2018, 34(2):  122-13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97
    摘要 ( 326 )   在线阅读 ( 3 )   PDF下载 (1089KB) ( 548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Android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普及,促进了互联网的繁荣,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也给互联网的黑产经济带来了新的有利条件。从典型高级恶意程序的行为特征出发,分析了引入网络审计方法的必要性等,并提出了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智能终端应用审计技术实施方案,包括数据采集方案、审计流程和审计策略管理。

    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系统设计方案
    刘景文,许玮,吕伯轩,王单,聂雯莹,樊宁
    2018, 34(2):  131-138.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98
    摘要 ( 358 )   在线阅读 ( 14 )   PDF下载 (1004KB) ( 606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分析了移动支付系统的不同支付模式的优缺点与安全性以及现有移动支付方案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以票务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NFC和指纹识别技术的新型移动支付安全方案。介绍了方案的主要功能模块及数据流,编程实现了完整的移动支付模拟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完整流程进行了测试,保障了安全性,对搭建NFC移动支付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营技术广角
    基于10Gbit/s-PON接收机25 Gbit/s双二进制检测传输性能
    印永嘉,郭勇,马壮
    2018, 34(2):  139-144.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48
    摘要 ( 302 )   在线阅读 ( 0 )   PDF下载 (894KB) ( 665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IEEE已经成立了100 Gbit/s以太无源光网络(100 Gbit/s-EPON)任务组研究下一代100 Gbit/s PON标准,双二进制检测技术是基带技术选择之一。对基于10 Gbit/s-PON接收机的25 Gbit/s双二进制(DB)检测传输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由于10 Gbit/s-PON接收机带宽受限明显,10 Gbit/s-PON接收机输出的25 Gbit/s双二进制信号会受到码间干扰(ISI)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直接判决法的系统接收灵敏度只有-22 dBm,采用最简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软判决法的系统接收灵敏度能提升到-24.5 dBm。

    基于大阵列天线的IMT-2020基站与DAB地球站的共存仿真方法
    何天琦,王坦,钱肇钧,刘鹏
    2018, 34(2):  145-15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9
    摘要 ( 365 )   在线阅读 ( 6 )   PDF下载 (1230KB) ( 834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重点介绍了国际电信联盟最新发布的IMT模型建议书ITU-R M.2101中的阵列天线模型及相关参数,并基于该模型对1.4 GHz的IMT系统下行干扰数字音频广播地球站的场景进行系统级仿真。采用集总干扰评估方法,仿真了不同距离下大规模基站部署对中心地球站的干扰,并通过比较干扰门限得到保护距离。研究结果可为未来IMT系统设计与部署、5G或相关频率规划提供借鉴。

    电力信息系统云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技术
    沈亮,王栋,玄佳兴
    2018, 34(2):  153-16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47
    摘要 ( 312 )   在线阅读 ( 6 )   PDF下载 (1020KB) ( 772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结合电力行业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针对电力云安全分析与评估方法展开了系统研究,对电力信息系统云环境下的功能实体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通过静态 STRIDE 威胁建模与动态攻击链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云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类识别和量化评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电力云系统的安全防护架构,以促进云计算在电力行业的推广和应用,并为电力信息系统安全可控提供有力的支撑。

    电信运营商云网协同业务及应用
    陈天,樊勇兵,陈楠,李阳春,吴林泽
    2018, 34(2):  161-172.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08
    摘要 ( 836 )   在线阅读 ( 17 )   PDF下载 (1229KB) ( 1494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云网协同创新将成为运营商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将以基于现有云网络解决方案的集成创新为依托,重点推动云网协同业务创新。基于此,对云网协同的核心理念、产业发展、标杆业务、行业趋势等进行梳理,对电信运营商云网协同业务应用的核心需求进行归纳,对基于overlay的云网协同业务层次化功能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运营商云业务需求和网络发展现状,提出运营商云网协同业务参考体系架构,重点对运营商云网协同业务典型场景进行了阐述。

    一种融合VC交叉功能的OTN系统技术应用
    林何平,王澄,张金亮,曹济娴,高志英,康帅
    2018, 34(2):  173-18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18039
    摘要 ( 1333 )   在线阅读 ( 52 )   PDF下载 (1156KB) ( 824 )   可视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SDH网络具有刚性管道的优点,在高等级业务承载时不可替代,但由于设备老化等问题,面临退网。针对SDH网络面临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融合VC交叉功能的OTN技术方案,在利用OTN系统大带宽的同时,节约了机房空间、能耗及纤芯资源,降低了运维风险,为SDH替换改造提出了新的思路。经试点及测试后,系统工作正常,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单位: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主  编:陈山枝
编辑部主任:李彩珊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
     顺八条1号院B座“北阳晨光
     大厦”2层
邮政编码:100079
电  话:010-53879277
     010-53879278
     010-53879279
电子邮件:dxkx@ptpress.com.cn
邮发代号:2-397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01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103/TN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