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不断催生出先进的信息应用。其中,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实现“人-机-物”交互与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社会空间互联的有效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等相关领域,为覆盖云网端万物协同互联下的智慧交通、智慧工厂和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提供了技术保障。
国务院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需要加快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促进“云、网、端”资源要素相互融合、智能配置。工信部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开展6G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并加强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然而,当前普适感知与智能识别技术仅适用于单域场景和特定任务目标,缺乏与决策控制的闭环交互。同时,广义人工智能缺乏与感知识别应用问题的内生性,给全域资源融合场景下的感知识别性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如何在6G中大规模应用也是重要任务。
为了及时跟踪和分享我国在普适感知与智能识别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本次专题旨在收录和发表国内外有关研究中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基础科学理论、关键技术方法与工程应用系统研究等方面成果。该专题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合作、发布最新前沿科研成果的平台,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6G技术领域的发展。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专题论文征集的有关事项具体如下。
一、 征文范围
本专题的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主题:
1. 智能感知与识别辅助的6G关键技术
2. 雷达目标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
3. 智能通信感知计算导航的融合关键技术
4. 元宇宙驱动的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
5. 跨域资源融合的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
6. 面向下一代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
7. 智能安防的感知和识别关键技术
8. 面向智慧道路交通的感知和识别关键技术
二、 征文要求
1. 论文应属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
2. 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采用word排版,具体格式请参考《通信学报》刊出文章的格式。
3. 论文请通过《通信学报》官方网站(www.infocomm-journal.com/txxb)进行投稿,并注明“面向泛在物联的普适感知与智能识别关键技术”。
4. 在投稿系统中填写论文所有作者的信息,并确保所填信息准确有效。
三、 时间安排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5月
预计出版日期:2023年8月
四、 责任编委
桂冠 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
五、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张览 010-81055362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邮电出版大厦8层《通信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