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静洁, 李光球, 罗延翠, 刘会芝. 过时CSI下全双工中继辅助D2D网络的物理层安全[J]. 电信科学, 2023, 39(3): 89-99. |
[2] |
丁一凡, 李光球, 李辉. NOMA-D2D协作无线系统的物理层安全[J]. 电信科学, 2022, 38(9): 83-94. |
[3] |
丁一凡, 李光球, 李辉. 窃听者随机分布SWIPT-NOMA系统的物理层安全[J]. 电信科学, 2022, 38(3): 133-142. |
[4] |
柯颋, 宋兴华, 王飞, 郭志恒, 杨拓, 郭春霞, 韩成成, 刘云峰, 李振宇. 5G双工演进技术研究[J]. 电信科学, 2022, 38(10): 140-152. |
[5] |
陈健锋, 崔苗, 张广驰, 武庆庆, 曾慧. 双智能反射平面辅助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安全通信优化[J]. 电信科学, 2022, 38(1): 47-60. |
[6] |
程英, 李光球, 沈静洁, 韦亮. MF中继选择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J]. 电信科学, 2021, 37(9): 95-104. |
[7] |
徐赛, 韩帅, 孟维晓. 一种基于合作干扰的主窃信道安全传输方法[J]. 电信科学, 2021, 37(6): 105-114. |
[8] |
闫富朝,刘怡良,韩帅,孟维晓. 空天地通信网络中物理层安全技术综述[J]. 电信科学, 2020, 36(9): 1-13. |
[9] |
钱辉,李光球,丁一凡. 随机位置窃听场景下SWIPT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J]. 电信科学, 2020, 36(5): 65-72. |
[10] |
刘芳,王亚娟,赖峥嵘,刘元安. 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智能安全中继选择策略[J]. 电信科学, 2020, 36(10): 79-86. |
[11] |
任婷洁,李光球,程英. 多中继与多用户选择的中继系统安全性能分析[J]. 电信科学, 2019, 35(8): 111-119. |
[12] |
涂山山,于金亮,孟远,WWAQAS M,刘雷. 面向5G雾计算中基于Q-learning的安全中继节点选择方法[J]. 电信科学, 2019, 35(7): 60-68. |
[13] |
汪巧, 周彦果, 杨新杰, 李有明, 石伟, 陈波. 全双工协作多播业务在NOMA系统中的应用和性能[J]. 电信科学, 2019, 35(10): 69-76. |
[14] |
丁家昕,冯大权,钱恭斌,张楠. 全双工D2D通信关键技术及进展[J]. 电信科学, 2018, 34(5): 107-114. |
[15] |
韩帅,台祥雪,孟维晓. 空天地通信网络的物理层安全系统模型与关键技术[J]. 电信科学, 2018, 34(3):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