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因果推断综述
    曾泽凡, 陈思雅, 龙洗, 金光
    大数据    2023, 9 (4): 139-158.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22059
    摘要696)   HTML74)    PDF(pc) (2614KB)(1561)    收藏

    数据存储量的扩大和计算能力的提升为基于观测数据推断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开辟了新途径。在时间序列因果推断的基本性质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5种基于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因果推断方法,即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基于信息论的方法、因果网络结构学习算法、基于结构因果模型的方法和基于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方法。然后,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特点,结合方法的功能和适配性,对基于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因果推断方法在经济金融、医疗和生物学、地球系统科学和其他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结合时间序列因果推断的重难点问题,比较5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下一步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面向有人/无人协同的智能通信与组网关键技术:现状与趋势
    尹浩, 魏急波, 赵海涛, 张姣, 王海军, 任保全
    通信学报    2024, 45 (1): 1-17.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4037
    摘要772)   HTML212)    PDF(pc) (2351KB)(1095)    收藏

    系统总结了有人/无人协同的智能通信与组网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从有人/无人协同的应用场景出发,具体分析了其对通信组网的需求。然后,自底而上按照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的层次划分,深入阐述了通信信道建模、通信波形设计、组网架构与协议、智能协同等关键问题,分析了研究现状和代表性技术的特点。最后,面向更加智能、高效、灵活的有人/无人协同通信与组网,展望了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极具潜力的技术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审计博弈的安全协作频谱感知方案
    王云涛, 苏洲, 许其超, 刘怡良, 彭海霞, 栾浩
    通信学报    2023, 44 (12): 1-14.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238
    摘要777)   HTML715)    PDF(pc) (920KB)(931)    收藏

    针对群智协作频谱感知中恶意感知终端的投毒与搭便车攻击,结合事前威慑与事后惩罚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审计博弈的新型防御方案。首先,考虑审计预算约束,构建了一种不完全信息下的混合策略审计博弈模型,在协作感知前设置惩罚策略威慑恶意协作者,并在感知数据融合后进行审计进而实施惩罚。其次,设计了链上链下协同的轻量审计区块链模型,其中,审计证据存储在链下数据仓库,其元数据公开发布在审计链上。再次,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分布式智能审计算法,以在动态环境下自适应地计算审计博弈的渐近混合策略均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案,所提方案能快速获取稳定且渐近最优的审计策略,并积极抑制恶意协作者的投毒与搭便车行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数据要素价值化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杨云龙, 张亮, 杨旭蕾
    大数据    2023, 9 (6): 100-109.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22080
    摘要705)   HTML111)    PDF(pc) (2022KB)(913)    收藏

    基于国内外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外数据要素价值化发展的路径及特点。概括了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在交易市场、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现状,针对目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环境及发展特色,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数据要素市场模式的建议,以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智能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新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
    王莉, 费爱国, 张平, 徐连明
    通信学报    2023, 44 (6): 1-11.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12
    摘要352)   HTML102)    PDF(pc) (2103KB)(907)    收藏

    新一代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是提升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支撑,是建设科学应急管理科技体系的重要内容。聚焦“智慧应急”对通信、导航、感知的能力需求,提出智能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理论方法和框架,主要从网络部署、资源调配、辅助决策3个方面,重点分析和论述通信-导航-感知多元网络动态部署、通信-计算-缓存多维资源高效调配、云-边-端多级决策智能增强的难点和技术思路,为构建我国新一代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提供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面向Non-IID数据的拜占庭鲁棒联邦学习
    马鑫迪, 李清华, 姜奇, 马卓, 高胜, 田有亮, 马建峰
    通信学报    2023, 44 (6): 138-153.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15
    摘要385)   HTML99)    PDF(pc) (2173KB)(749)    收藏

    面向数据分布特征为非独立同分布的联邦学习拜占庭节点恶意攻击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隐私保护的鲁棒梯度聚合算法。该算法设计参考梯度用于识别模型训练中“质量较差”的共享梯度,并通过信誉度评估来降低数据分布异质对拜占庭节点识别的影响。同时,结合同态加密和随机噪声混淆技术来保护模型训练和拜占庭节点识别过程中的用户隐私。最后,在真实数据集中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保护用户隐私的条件下,准确、高效地识别拜占庭攻击节点,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群视角下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综述
    项凤涛, 罗俊仁, 谷学强, 苏炯铭, 张万鹏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3): 313-329.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26
    摘要560)   HTML71)    PDF(pc) (3737KB)(689)    收藏

    多智能体系统是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概念,传统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主要聚焦群体行为涌现、多智能体合作与协调、智能体间交流与通信、对手建模与预测等主题,但依然面临环境部分可观、对手策略非平稳、决策空间维度高、信用分配难理解等难题,如何设计满足智能体数量规模比较大、适应多类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是该领域的前沿课题。首先简述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着重从规模可扩展与种群自适应两个视角对多种类、多范式的多智能体学习方法进行了综合概述归纳,系统梳理了集合置换不变性、注意力机制、图与网络理论、平均场理论共四大类规模可扩展学习方法,迁移学习、课程学习、元学习、元博弈共四大类种群自适应强化学习方法,给出典型应用场景;最后从基准平台开发、双层优化架构、对抗策略学习、人机协同价值对齐和自适应博弈决策环共5个方面进行了前沿研究方向展望,该研究可为多模态环境下多智能强化学习的相关前沿重点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多模态轨迹预测方法:现状及展望
    黄峻, 田永林, 戴星原, 王晓, 平之行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2): 180-199.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17
    摘要931)   HTML116)    PDF(pc) (6643KB)(684)    收藏

    对周围车辆轨迹的精确预测可以辅助自动驾驶车辆做出合理的即时决策。虽然相比传统轨迹预测算法,深度学习方法已取得较好效果,但是自动驾驶车辆在异构高动态复杂变化环境下实现多模态高精度预测仍存在信息丢失、交互和不确定性难以建模、预测缺乏可解释性等问题。Transformer具备的长距离建模能力和并行计算能力使其不仅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而且在扩展至自动驾驶多模态轨迹预测任务时也解决了以上问题。基于此,对过去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方法,特别是对基于Transformer的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与回顾;同时分析了Transformer相较于传统序列网络、图神经网络、生成模型的优势,并结合现有难题进行针对性分析与分类。Transformer模型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多模态轨迹预测任务,此类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和可解释性。最后,对多模态轨迹预测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图像艺术创作:方法与案例分析
    王常圣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3): 406-414.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33
    摘要881)   HTML245)    PDF(pc) (48558KB)(655)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图像创作领域提供了新的工具。使用AI工具进行数字图像创作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在此背景下,通过访谈、调查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图像艺术创作方法与案例。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AI工具对其创作过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AI图像直出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数字图像艺术创作中。通过对案例进行详细剖析,揭示了基于AI的数字图像艺术创作的典型范式,并将之归纳为“AI艺术创作工作流”。其包括AI图像直出法、AI辅助绘图法和ControlNet精确绘图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替代数字图像创作中的重复环节并提高出图效率,辅助数字图像的绘制和突破常规出图思路,实现精确可控的数字图像艺术内容表达。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专题:扩散模型和人工智能内容生成
    朱军, 陈龙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3): 378-379.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34-1
    摘要140)   HTML39)    PDF(pc) (2154KB)(63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童楠楠, 陈东, 李慧颖, 朱洪林
    大数据    2023, 9 (5): 9-19.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23055
    摘要371)   HTML152)    PDF(pc) (1659KB)(587)    收藏

    “东数西算”工程是构建我国国土空间领域内算力资源东西平衡、按需调度的重大战略工程。自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以来,供需端、能源端、技术端、机制端等暴露出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对“东数西算”工程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分析与定义。从经济形态、技术趋势、科技竞争、成本收益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东数西算”的内在逻辑,即算力基础设施化,并提出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从政策布局、网络直连、技术支持、机制创新等方面构建国家算力网的对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时间敏感网络中的动态路由与调度联合优化算法
    周阳, 陈鸿龙, 张雷
    物联网学报    2023, 7 (4): 52-62.   DOI: 10.11959/j.issn.2096-3750.2023.00318
    摘要351)   HTML31)    PDF(pc) (1460KB)(573)    收藏

    时间敏感网络(TSN,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是由IEEE TSN工作组制定的以太网通信标准,致力于在以太网底层实现统一的确定性网络通信。由于 TSN 没有定义流量调度的具体实现方法,路由与调度算法研究仍然是TSN研究领域的一个开放问题。面向工业应用中的TSN建立路由与调度联合优化问题模型,并提出一个在线启发式算法求解动态流量的路由与调度方案。算法同时考虑传输时延和网络负载因素确定路由路径,并利用两次剪裁操作快速确定调度时间。最后基于OMNeT的NeSTiNg框架实现TSN仿真环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参考算法相比,随着网络规模和网络流量增加始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增量流量的调度,保证了动态变化网络环境下实时流量的传输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Starlink星座应用现状及分析
    王羽, 李清, 李克军, 蒋长林, 王野, 江勇, 徐明伟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3, 4 (2): 93-102.   DOI: 10.11959/j.issn.2096-8930.2023023
    摘要430)   HTML81)    PDF(pc) (6589KB)(569)    收藏

    Starlink星座计划是目前全球最具前瞻性和影响力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随着Starlink星座部署规模扩大,其高频次的发射及批量卫星部署,多样化卫星宽带服务提供,全球终端用户的快速增长,以及对军事应用的潜在支持和增强能力等应用潜力逐步显现。首先分析Starlink的在轨运行现状,并将其互联网服务与其他卫星宽带服务提供商进行对比;然后重点研究Starlink星间激光链路的应用特点及技术挑战,探讨Starlink的军事应用现状及演化趋势;最后总结Starlink的综合应用优势及面临的技术挑战,为我国卫星网络设计提供依据。总体而言,巨型 LEO 星座的建设及其应用不仅是卫星平台的实现,还涉及卫星设计及工业化生产、发射能力支持、星座的运维、卫星组网、地面站配套等一系列的工业链能力集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潜在风险及治理对策
    李亚玲, 覃缘琪, 魏阙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3): 415-423.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32
    摘要504)   HTML64)    PDF(pc) (2926KB)(552)    收藏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正重塑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引发的数据泄露、算法霸权、数字鸿沟、知识产权保护、就业冲击等潜在风险和治理挑战。在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典型治理路径和治理经验后,概括提出了我国面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引发的潜在风险的应对措施和发展建议。具体包括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做好统筹布局;完善人工智能技术治理规则体系;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全要素投入;加快人工智能治理技术研发;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治理体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行人轨迹预测方法关键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杜泉成, 王晓, 李灵犀, 宁焕生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2): 143-162.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15
    摘要568)   HTML96)    PDF(pc) (5939KB)(538)    收藏

    行人轨迹预测旨在利用观察到的人类历史轨迹和周围环境信息来预测目标行人未来的位置信息,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降低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交互下的碰撞风险。然而,传统的模型驱动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难以在复杂高动态的场景下对行人进行轨迹预测。相比之下,数据驱动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依靠大规模数据集平台,可以更好地捕捉和建模更复杂的行人交互关系,进而取得较精准的行人轨迹预测效果,成为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和视频监控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宏观把握行人轨迹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以行人轨迹预测技术和方法分类为切入点,首先,详述行人轨迹预测已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挑战;其次,根据行人轨迹预测模型的建模差异,将现有方法分为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同时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然后,对行人轨迹预测任务中使用的主流数据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比了不同算法的性能指标;最后,针对行人轨迹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空间卫星网络组网与管控技术综述
    廖新悦, 张然, 黄正璇, 刘江, 唐琴琴, 黄韬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3, 4 (3): 48-58.   DOI: 10.11959/j.issn.2096-8930.2023030
    摘要297)   HTML67)    PDF(pc) (6452KB)(537)    收藏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以及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速率、高带宽的卫星通信系统逐渐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卫星网络商业化进程,低轨卫星成为构建卫星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大规模低轨卫星网络高效可靠的网络管控,完成星地融合组网与路由,逐渐成为了发展卫星互联网的前沿课题。近年来,随着卫星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管控方法被大量提出。首先,从国内外大规模卫星星座的发展现状出发,调研已有的多种卫星网络的组网架构和协议体系;然后,根据现阶段大规模卫星网络的发展现状,分析对其进行网络管控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最后,基于星地融合的组网方式,对现有的解决方案进行调研与分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McCulloch-Pitts人工神经元模型80周年纪念:思想、方法与意义
    缪青海, 王雨桐, 吕宜生, 那晓翔, 王飞跃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2): 133-142.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14
    摘要599)   HTML145)    PDF(pc) (8731KB)(534)    收藏

    1943年,Warren McCulloch和Walter Pitts发表论文《神经活动内在思想的逻辑演算》,证明可以使用逻辑演算描述神经网络的运行机理,拓展了计算神经科学的领域前沿,奠定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基础。恰逢M-P论文发表80周年之际,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学术生涯的变迁,探索M-P理论的思想源泉;借助原文中的示例,概述M-P模型的基本原理;以作者对循环因果和反馈机制的研究为主线,探讨M-P模型对信息科学发展的影响、对控制论发展的贡献,及其在当今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内容安全治理领域的风险和对策
    乔喆
    电信科学    2023, 39 (10): 136-146.   DOI: 10.11959/j.issn.1000-0801.2023190
    摘要370)   HTML65)    PDF(pc) (1074KB)(526)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取得了颠覆性成果,成为AI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新趋势,推动着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首先,分析了AIGC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扩散模型等生成模型和多模态技术,并对现有的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生成的技术能力进行调查阐述;然后,对AIGC技术在内容安全治理领域带来的风险进行重点分析,包括虚假信息、内容侵权、网络与软件供应链安全、数据泄露等方面;最后,针对上述安全风险,分别从技术、应用和监管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基于稠密块和注意力机制的肺部病理图像异常细胞分割
    崔文成, 王可丽, 邵虹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4): 525-534.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210
    摘要251)   HTML3)    PDF(pc) (3799KB)(517)    收藏

    针对肺部细胞病理图像亮度不均衡、异常细胞轮廓精准分割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U-Net为基本框架,结合稠密块以及注意力机制的异常细胞分割模型。首先,利用具有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U-Net对异常细胞进行分割;然后,在U-Net中引入稠密块,以提高特征之间的传播能力,提取更多异常细胞的特征信息;最后,利用注意力机制提高异常细胞区域的权重,降低亮度不均衡对模型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IoU和Dice相似系数值分别为0.6928和0.8060,与其他模型相比,提出的方法能够分割出低对比度区域和形状多样的异常细胞。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区块链技术综述:在下一代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林知微, 张嵩川, 王成吉, 周亦炜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2): 200-211.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248
    摘要502)   HTML76)    PDF(pc) (13396KB)(516)    收藏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区块链技术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总结了区块链技术国内外整体研究进展,给出了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军工产品供应链追踪和质量管理以及云制造等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案例。就区块链的存储问题、可扩展性问题、算力消耗问题和安全隐私问题提出了区块链与智能制造融合应用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数字内容生成、检测与取证技术综述
    曹娟, 朱勇椿, 亓鹏, 黄子尧, 杨天韵, 王政嘉, 卜语嫣
    大数据    2023, 9 (5): 150-173.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23066
    摘要252)   HTML61)    PDF(pc) (3015KB)(514)    收藏

    近年来,数字生成内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字内容的检测和取证技术面临新的挑战。首先从自然语言大模型、视觉生成技术、多模态生成技术3个方面介绍数字内容生成技术,从生成文本检测、生成图片检测、生成音视频检测3个方面介绍数字内容检测技术,从利用事实信息和伪造痕迹两方面介绍数字内容取证技术;接着介绍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工作进行展望,指出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数据中心网络性能保障研究综述
    高凯辉, 李丹
    电信科学    2023, 39 (6): 1-21.   DOI: 10.11959/j.issn.1000-0801.2023125
    摘要263)   HTML88)    PDF(pc) (1681KB)(493)    收藏

    数据中心网络(DCN)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了众多分布式应用,如人工智能训练和云存储等。这些应用通过网络传输大量数据,因此对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数据中心网络性能保障研究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了数据中心网络实现性能保障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提升性能稳定性的研究思路。其次,总结了性能有保障的数据中心网络必备的三大属性——高可用性、带宽保证和有界延迟,系统性地综述了这 3 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对这些研究工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数据中心网络性能保障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车联网中基于环的匿名高效批量认证与组密钥协商协议
    张海波, 兰凯, 陈舟, 王汝言, 邹灿, 王明月
    通信学报    2023, 44 (6): 103-116.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055
    摘要215)   HTML31)    PDF(pc) (2714KB)(491)    收藏

    针对当前批量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依赖于半可信路边单元(RSU)且不适用于大规模车联网(IoV)场景下密钥更新的问题,提出了IoV中基于环的匿名高效批量认证与组密钥协商协议。通过假名机制确保匿名性,利用混沌映射安全构建认证密钥对,并通过少量双线性映射快速完成对大批车辆的批量认证。充分考虑大规模IoV场景下车辆加入与离开情况,利用混沌映射半群性高效构建环状会话组,设计了适用于大规模车辆的组密钥建立与更新机制。此外,该协议设定了假名更新与匿名追溯机制确保更安全的会话过程,同时利用 BAN 逻辑模型证明了协议语义安全性。安全性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具备多重安全属性且拥有一定的效率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大数据与计算模型
    李国杰
    大数据    2024, 10 (1): 9-16.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24017
    摘要388)   HTML189)    PDF(pc) (1457KB)(486)    收藏

    当前,人工智能持续升温,大语言模型吸引了众多人士的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人工智能的成功本质上不是大算力“出奇迹”,而是改变了计算模型。首先,肯定了数据对于人工智能的基础性作用,指出合成数据将是未来数据的主要来源。然后,回顾了计算模型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神经网络模型与图灵模型的历史性竞争;指出了大模型的重要标志是机器涌现智能,强调大模型的本质是“压缩”;分析了大模型产生“幻觉”的原因。最后,呼吁科技界在智能化科研中要重视大科学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随机游走的社区发现方法综述
    高阳, 张宏莉
    通信学报    2023, 44 (6): 198-210.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08
    摘要279)   HTML46)    PDF(pc) (1285KB)(469)    收藏

    随机游走技术可实现准确、高效的社区发现。为总结分析基于随机游走的社区发现方法,将随机游走技术细分为个性化网页排名方法、热核扩散方法和其他随机游走方法,将社区发现问题分为局部社区发现和全局社区结构识别两类任务。详细综述了不同类型的随机游走技术及其在2种社区发现任务中的应用方式,并分析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针对不同社区发现任务从相似性标准与结构性标准两方面总结了社区发现准确性的评价指标,为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下一代毫米波无线局域网:愿景与关键使能技术
    范敏, 邵思源, 贺超, 王祥, 王海明
    物联网学报    2023, 7 (3): 1-14.   DOI: 10.11959/j.issn.2096-3750.2023.00354
    摘要242)   HTML61)    PDF(pc) (1433KB)(467)    收藏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部署,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治理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不断深入演进。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需要在吞吐量、可靠性、时延等关键性能上进一步突破,同时还需要具备感知、智能等新特性。毫米波(mmWave, millimeter wave)巨大的频率资源为无线局域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和需求。首先,回顾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其次,描述了未来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典型应用、发展方向和性能指标要求;然后,分析了毫米波频段无线信道特性及其对无线网络设计的新要求、新挑战;最后,对能够适应这些挑战和要求的一些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杰, 黄艺璇, 杜涛, 阙杭, 夏树强, 金石
    通信学报    2023, 44 (11): 43-54.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205
    摘要261)   HTML56)    PDF(pc) (1731KB)(466)    收藏

    针对技术落地面临的实际挑战,对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首先,概括基于单节点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系统在定位、环境制图、成像、波形设计和波束追踪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实测性能。接着,从车联网和物联网场景入手,分析基于多点协作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系统的实际增益。然后,聚焦基于跨设备的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验证,总结各传感器的优劣势和实测融合效果。最后,针对现有原型验证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指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实现和技术验证的研究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最优运输理论的蜂窝网边缘卸载时延优化研究
    吕翔宇, 肖泳, 钟祎, 李强, 葛晓虎
    物联网学报    2023, 7 (4): 13-27.   DOI: 10.11959/j.issn.2096-3750.2023.00352
    摘要131)   HTML28)    PDF(pc) (7864KB)(455)    收藏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蜂窝网络中接入了大量的用户设备。由于用户设备空间分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需要对用户设备卸载决策进行动态调整。综合考虑网络中用户设备空间分布、应用需求、基站侧边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等参数信息,从分布角度出发,优化用户设备的卸载决策。基于最优运输理论,提出一种时延优化算法。通过合理规划网络中用户设备的卸载基站,降低用户设备计算任务卸载过程的平均时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时延优化的卸载机制能使平均时延降低81.06%,并能均衡各基站之间处理的业务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面向应急通信的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
    白露, 孙铭然, 黄子蔚, 冯涛, 程翔
    通信学报    2023, 44 (7): 38-50.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058
    摘要248)   HTML68)    PDF(pc) (3796KB)(455)    收藏

    摘 要:为了更好地进行应急通信的系统设计和技术研发,从而大力提升我国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向应急通信场景开展了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两大典型应急环境中多无人机协同救援通信场景信道数据集,并据此对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信道参数及其统计特性进行深度分析。其次,针对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提出了一种更加通用的基于随机统计建模的信道模型,计算了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下的信道冲激响应,并联合建模了多无人机高速移动和协同通信带来的协同时间-空间非平稳特性。最后,经过仿真实验,充分分析了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在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场景下的信道特性,为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的实际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所提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与在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场景下的信道数据的统计特性拟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感传算协同工业互联网优化设计
    李竟博, 马礼, 李阳, 傅颖勋, 马东超
    通信学报    2023, 44 (6): 12-22.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18
    摘要238)   HTML52)    PDF(pc) (2488KB)(452)    收藏

    针对工业互联网中感知传输端到计算端的新型场景与时间敏感的需求,解决应用中端到端时延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感知传输协同计算组网优化设计方案。首先,提出了基于云边端的感传算协同网络架构,促进多维系统和异构资源的深度融合。其次,对网络拓扑构建方式进行优化,降低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缩短传播距离,抵消使用更高频率导致的信号衰弱变快的问题。最后,改进路由选择方法,并设计拓扑优化和路由策略集成算法,降低网络内排队时延,将端到端时延控制在有界范围内,削弱“长尾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策略并集成设计,降低了端到端时延,保证了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国际电信联盟(ITU)6G标准化研究
    王妍, 彭莹
    电信科学    2023, 39 (6): 129-138.   DOI: 10.11959/j.issn.1000-0801.2023130
    摘要291)   HTML69)    PDF(pc) (1219KB)(451)    收藏

    国际电信联盟(ITU)作为通信领域权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导着全球6G研究与标准化工作的节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ITU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正式发布6G的国际标准,并推动6G商业化。首先介绍了ITU历史沿革与组织结构等基本信息,分析了ITU IMT-2030(6G)标准化工作,包括IMT愿景建议书、未来技术趋势报告等在内的当前进展,以及后续标准化研究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TU 6G标准化工作对通信行业及产业的影响。ITU 6G标准化工作不仅能够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变革与升级,还将带动产业生态的变革与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联邦学习中的模型逆向攻防研究综述
    王冬, 秦倩倩, 郭开天, 刘容轲, 颜伟鹏, 任一支, 罗清彩, 申延召
    通信学报    2023, 44 (11): 94-109.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209
    摘要377)   HTML66)    PDF(pc) (4179KB)(451)    收藏

    联邦学习作为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但机器学习模型会无意识地记忆训练数据,导致参与方上传的模型参数与全局模型会遭受各种隐私攻击。针对隐私攻击中的模型逆向攻击,对现有的攻击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首先,概括并详细分析了模型逆向攻击的理论框架;其次,从威胁模型的角度对现有的攻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与比较;再次,总结与比较了不同技术类型的防御策略;最后,对现有模型逆向攻击常用的评估标准及数据集进行汇总,并对模型逆向攻击现有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总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面向纵向联邦学习的对抗样本生成算法
    陈晓霖, 昝道广, 吴炳潮, 关贝, 王永吉
    通信学报    2023, 44 (8): 1-13.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49
    摘要290)   HTML81)    PDF(pc) (2945KB)(442)    收藏

    为了适应纵向联邦学习应用中高通信成本、快速模型迭代和数据分散式存储的场景特点,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纵向联邦学习对抗样本生成算法VFL-GASG。具体而言,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纵向联邦学习架构的对抗样本生成框架来实现白盒对抗攻击,并在该架构下扩展实现了L-BFGS、FGSM、C&W等不同策略的集中式机器学习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借鉴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反卷积层设计,设计了一种对抗样本生成算法 VFL-GASG 以解决推理阶段对抗性扰动生成的通用性问题,该算法以本地特征的隐层向量作为先验知识训练生成模型,经由反卷积网络层产生精细的对抗性扰动,并通过判别器和扰动项控制扰动幅度。实验表明,相较于基线算法,所提算法在保持高攻击成功率的同时,在生成效率、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上均达到较高水平,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实验设置对对抗攻击效果的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卫星激光通信中的干扰及防护
    劳陈哲, 孙建锋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3, 4 (2): 24-30.   DOI: 10.11959/j.issn.2096-8930.2023016
    摘要167)   HTML16)    PDF(pc) (1207KB)(441)    收藏

    为了探究卫星激光通信中对于各种外部干扰的安全防护技术,介绍卫星激光通信链路中存在的大气湍流、太空背景噪声、弱光干扰和强激光干扰等4种干扰源及其作用原理,并给出前两种干扰在理论分析中常用的数值模型。其中弱光干扰和强激光干扰又被称为激光有源干扰,是一种人为干扰手段。从通信体制维度出发,分别分析这4种干扰源对于相干和非相干通信体制系统的影响,给出不同体制下应对这4种干扰的当前主流的防护技术,从通用性、成本以及易用性等角度,比较各种防护手段的技术特点并说明它们在卫星激光通信中的主要应用场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平行科研院所: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变革
    秦蕊, 梁小龙, 李娟娟, 丁文文, 侯家琛, 王雨桐, 田永林, 文丁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5 (2): 212-221.   DOI: 10.11959/j.issn.2096-6652.202318
    摘要234)   HTML28)    PDF(pc) (8131KB)(440)    收藏

    为应对当前科研院所在管理工作与科研业务方面面临的双重复杂性挑战,平行科研院所的概念被提出。平行科研院所以虚实互动的平行智能理论为基础,利用基于数字孪生与元宇宙的数字化建设技术、基于区块链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与运营(DAO)的分布式治理技术、基于多模态大数据与大模型的智能化决策技术以及基于分布式自主科学(DeSci)与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AI4S)的科学创新范式,形成基于复杂科学的科研院所变革引导方案,构建可信、可靠、可用和高效益的智慧科研组织与运营生态。介绍了平行科研院所的体系设计与关键技术,描述了其主要特征与优势,并探讨了其典型应用场景。平行科研院所超越简单的科研院所数字化转型,强调更高级的智能化变革,旨在促进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GenFedRL:面向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的通用联邦强化学习框架
    金彪, 李逸康, 姚志强, 陈瑜霖, 熊金波
    通信学报    2023, 44 (6): 183-197.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22
    摘要412)   HTML70)    PDF(pc) (1359KB)(434)    收藏

    针对智能物联网中,搭载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的智能设备缺乏有效安全数据共享机制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的通用联邦强化学习(GenFedRL)框架。GenFedRL不需要共享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的本地私有数据,而通过模型共享技术实现共同训练,在保护各智能体私有数据隐私的同时,有效地利用其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为应对现实通信环境的复杂性与满足加速训练的需要,为GenFedRL设计了基于同步并行的模型共享机制。结合常见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自身的模型结构特点,基于 FedAvg 算法设计了适用于单网络结构与多网络结构的通用联邦强化学习算法,进而实现了具有同种网络结构的智能体间的模型共享机制,更好地保护各类智能体的私有数据。仿真实验表明,即使在大部分数据节点无法参与训练的恶劣通信环境下,常见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智能体在所提框架上仍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基于多智能超表面的信道空间内生抗干扰方法
    朱勇刚, 孙艺夫, 姚富强, 李程, 郭文龙, 安康
    通信学报    2023, 44 (10): 13-22.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207
    摘要344)   HTML122)    PDF(pc) (1679KB)(434)    收藏

    针对现有基于干扰认知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法难以有效应对未知干扰和智能干扰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超表面的动态异构冗余信道抗干扰模型,为利用信道资源抵抗未知干扰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超表面优化与选择的信道空间内生抗干扰方法。所提方法由多智能超表面优化和多智能超表面选择两步组成,首先,对发射波束、智能超表面反射系数和接收波束等参数进行解耦,并在交替优化的框架下推导了各参数的最优闭式解;然后,采用贪婪算法选择最优智能超表面用于通信,以获得最佳抗干扰性能;最后,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抵抗不确定性干扰的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基于门限同态加密的自适应联邦学习安全聚合方案
    马卓, 金嘉玉, 杨易龙, 刘洋, 应作斌, 李腾, 张俊伟
    通信学报    2023, 44 (7): 76-85.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40
    摘要320)   HTML105)    PDF(pc) (1773KB)(432)    收藏

    摘 要:针对当前联邦学习安全聚合算法应用在复杂网络环境时的通信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限同态加密的自适应联邦学习安全聚合方案。在保护梯度隐私的同时,用户根据当前可用带宽自适应压缩梯度,从而极大地降低联邦用户的通信开销。进一步地,在聚合梯度解密阶段,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动态解密任务分发和梯度结合算法,缓解了用户上行通信压力。实验结果表明,当所提方案的数据通信量为现有方案的4%时,模型预测准确率仅损失1%。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数据市场类型的数据定价模型研究
    任洪润, 朱扬勇
    大数据    2023, 9 (4): 116-138.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23052
    摘要189)   HTML47)    PDF(pc) (1503KB)(424)    收藏

    市场是产品价格形成的过程,不同市场的价格形成方式是不一样的,产品定价模型是对市场形成产品价格过程的一种抽象。当前,数据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但有效的数据市场尚未形成,数据定价还在探索阶段。现有的数据定价模型大部分是针对某些特定数据交易场景设计的,而不是针对特定数据市场类型设计的。考虑数据市场的经济学市场类型,从经济学视角将当前数据市场划分为卖方垄断市场、买方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中心化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去中心化完全竞争市场5种数据市场类型,将现有的数据定价模型归纳到相应的数据市场类型中。通过分析数据市场类型与数据定价模型的依存关系,提出数据定价的“市场类型原则”,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及数据定价提供理论指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知识增强的语义通信接收端设计
    李荣鹏, 汪丙炎, 张宏纲, 赵志峰
    通信学报    2023, 44 (6): 70-76.   DOI: 10.11959/j.issn.1000-436x.2023106
    摘要170)   HTML26)    PDF(pc) (910KB)(424)    收藏

    针对现有的语义通信系统对先验知识利用不够充分、接收端解码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知识增强的语义通信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接收端可以利用知识库中的先验知识进行语义推理和解码,同时不需要对发送端的神经网络结构进行额外的修改。具体而言,在语义接收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 Transformer 的知识提取器来为接收到的含噪信号寻找语义相关的知识三元组,以用于语义解码。在WebNLG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知识图谱增强解码的基础上产生了明显的性能提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